橡胶制品种类繁多,但其生产工艺过程,却基本相同。以一般固体橡胶(生胶)为原料的制品,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:原材料准备→塑炼→混炼→成型→硫化→修整→检验
橡胶分子跟氧、臭氧发生氧化反应,橡胶的结构被破坏,使制品的机械性能降低,使用寿命缩短,这种现象叫橡胶的老化。光和热能促进氧化作用,从而 加速老化。在橡胶中加入能、减缓橡胶制品老化的物质,叫做防老剂。防老剂分物理防老剂和化学防老剂两类。物理防老剂有石蜡、地蜡、蜜蜡和硬脂酸等。这 类物质能在橡胶制品表面形成薄膜,防止氧气跟橡胶分子发生氧化作用,还能阻挡光线的照射。化学防老剂比橡胶更容易跟氧反应。在胶料中加入化学防老剂,使进 入胶体里的氧气先跟防老剂发生反应,减少氧跟橡胶接触,能有效地延缓老化。化学防老剂按分子结构分有胺类、酮胺类、醛胺类、酚类和其他类。它有防老剂 A(N-苯基-α-萘胺)、防老剂D(N-苯基-β-萘胺)等。
塑炼**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。前者通过塑炼机的机械破坏作用,降低生胶的弹性,获得一定的可塑性。后者通过化学药品的化学作用,使生胶达到塑化的目的。塑炼过程的实质是橡胶的大分子断裂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,从而使黏度下降,可塑性增大。
橡胶原料的配制可分三个基本过程:
1.塑炼:塑练是将生胶剪断,并将生胶可塑化、均匀化,帮助配合剂的混练作业。其效果是改善药品的分散,防止作业中产生摩擦热,而致橡胶发生焦烧现象,进而改变橡胶的加工性。
2.混炼:混炼是将配合药物均匀混入塑炼完成的生胶中,而混炼的优劣,直接影响制品的良性。药物分散不均,分子结构无法完全交联,橡胶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性能。
3.压出:混炼完成的生胶,经过压出作业,将胶料中含有的多余空气压出,并完成所需的厚度,以利于模具内之成型作业。
橡胶的成型:
生胶分子结构为不饱和长键的弹性体,所以成型的要件中,需有适当的药品添加物及外在环境因素(如时间、温度、压力等) ,将其不饱和键破坏,再重新结合为饱和键,并以真空辅助,将内含的空气完全逼出。如此,才可令成型的橡胶,发挥其应有的特性。若其成型过程有任何缺失(如配方错误、时间不足、温度失当等),则可造成物性流失,多余药物释出,变形,老化加速,种种严重不良现象产生。